■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焦?翊 2018年10月12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在京召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專題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指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一年后的2019年10月11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在京召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試點單位從50家擴大到500家,標志著中心建設進入大范圍推開、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要打通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基層綜合服務陣地,成為既富群眾“口袋”又富群眾“腦袋”的“百姓之家”。近年來,各地新華發行集團、民營書店在轉型升級、渠道下沉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農村網點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書店涌現出來。當鄉村書店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利好,如何探索出因地制宜、富有成效的路徑模式,成為渠道經營者的新思考。
國有民營齊發力鄉村市場
近年來,實體書店頻頻發力鄉村書店建設——浙江杭州綠野書舍、江蘇云霧書房、云南云上鄉愁書院、言幾又鄉村膠囊書店等紛紛開業,湖南新華打造了紫薇村鄉鎮書店,海南新華則以火山書吧、溪邊書屋等構建出農家書屋“海南模式”。
2018年10月,中宣部印發《關于加強新華書店農村發行網點建設的通知》,隨后各地相繼出臺多種扶持政策,成為實體書店發力鄉村書店建設的重要動力。
湖北新華2019年制定《關于農村發行網點建設的實施方案》,目前已建成紅安七里坪紅色書店、夷陵龍泉九丘書館、赤壁書鄰小境等25家鄉村書店。“建設好鄉村書店并不難,但運營、發揮好鄉村書店功能并不簡單。”據湖北新華書店集團連鎖分公司經理熊旭華介紹,湖北新華針對鄉鎮地域、自然環境、群眾需求的不同,以3種標準靈活打造鄉村書店——10萬人以上重點鎮、口子鎮、特色鎮、旅游鎮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實行直營模式;6萬~10萬人的鄉鎮,依托政府和當地文化資源實行聯營模式;常住人口不到6萬、具備條件的一般鄉鎮,實行加盟模式。(下轉第4版) (上接第1版)
隨著實體書店轉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斷推進,鄉村書店建設不再“單打獨斗”,而呈現出聯合發展的趨勢。
山東新華在鄉村書店建設中,重點打造“小連鎖”經營模式,通過與民營企業合作,實現政府、新華集團、個體經營者和居民多贏。
以建設百家“云上鄉愁書院”為發展契機,云南新華著力推進農村實體書店建設。“云上鄉愁書院”以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傳統為考慮因素,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兼具鄉土特色、農耕文化、全民閱讀元素的小型文化綜合體。通過與當地旅游局、圖書館、房地產開發商、文化傳媒公司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企業運營、多方參與的發展模式。
大連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品牌運營中心經理關軍告訴記者,根據城鄉書店“走出去”“跨界經營”的發展戰略,自2013年起,大連新華著力鄉村書店建設。2016年,大連新華與大連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在農村綜合服務站建設連鎖體驗店,目前已建成195家。“通過搭建信息服務平臺系統,將供應鏈數據流和信息流進行了整合,實現與服務大連市農村的益供益銷等電子商務平臺的有效對接,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據交換平臺,滿足農民線上線下閱讀、購書需求,實現文化精準扶貧。”
今年1月,浙江蕭山區首家鄉村書店——綠野書舍開業,這是浙江蕭山區新華書店與蕭山區河上鎮政府的合作項目。蕭山新華書店總經理楊岳江介紹,河上鎮需要文化中心滿足居民文化需求,而處在轉型期的新華書店也在尋求更多可能。“河上鎮政府給予了極為優惠的補助政策,書店則因地制宜,不僅打造了全新的‘綠野書舍’品牌,在運營中還采用新運營思路,1/3開展圖書銷售,1/3為讀者提供休閑,另外1/3為多元業態。”
9月28日,南京先鋒書店第4家鄉村書店——廈地水田書店在福建平南縣廈地村開業,成為以“學術、文化沙龍、咖啡、藝術畫廊、電影、音樂、創意、生活、時尚”為主題的鄉村水田書店綜合體,搭建公共性平臺,助推鄉村振興。據了解,先鋒書店還將在云南大理沙溪古鎮、貴州黔東南苗族村、浙江臺州海上漁村等地建設鄉村書店,并繼續結合當地特色,吸引各方資源聚集,共同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先鋒實踐”。
借助科技手段縮小城鄉文化差距
實體書店在轉型中,構建文化平臺是重要的發力方向。鄉村書店不僅構建了更專業和可持續性的發展模式,更通過科技手段的引入,有效縮小了城鄉文化差距,為鄉村文化事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書店力量。
熊旭華表示,鄉村書店是湖北新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湖北新華不僅將持續開展鄉村書店建設,還將借鑒湖北襄陽市保康縣、宜昌市夷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新華書店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合作經營、連鎖加盟、品牌輸出等模式,整合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供銷社等基層文化資源和空間資源,承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功能,把鄉村書店打造成政策宣講平臺、學習教育平臺、科普服務平臺和文化供給平臺。
在未來建設中,云南新華將圍繞云南高原歷史文化、非遺文化等,探索構筑“云上鄉愁書院”的文化拓展功能及產業發展價值,創建獨具云南本土特色的“文化+非遺”“文化+農業”“服務+農業”等鄉村特色發展模式,以現代、靈活、市場的運營形式和載體,充分挖掘傳統文化潛在價值,讓鄉村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相統一,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中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
大連新華書店的鄉村書店建設將聚焦“+科技”,打造功能全面升級的“實體書店+智能終端+信息平臺+商業模式”的“智慧型閱讀綜合體”。關軍強調,“大連新華還將在每個鄉鎮的中心地段,采取合作或租賃方式,安裝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共享書吧,打造農村‘智慧型閱讀綜合體’,并通過實時轉播在大連市新華書店圖書大廈里舉辦的簽售、講座等活動,縮小城鄉文化差距。”
選品與營銷融入區域特色
當下,在鄉村書店建設中,不僅以農村發行網點建立為目標,在圖書選品和營銷方面,更以專業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在滿足當地群眾文化需求的同時,成為吸引年輕讀者的文化集聚地。
各地鄉村書店在產品選擇上,更加注重與本地文化和讀者需求相結合,圖書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圍繞提升基層群眾勞動生產技能進行選品,包括農業、林業、養殖業等實操性、指導性強的圖書;二是圍繞培養留守兒童閱讀習慣進行選品,包括青少年文學文摘、課外輔導讀物、生活科技知識等。文創品選擇則以當地的文化和美食為主,如“云上鄉愁書院”引進建水紫陶、華寧陶、大理諾鄧火腿,婺源鄉村書店引進婺源特產硯臺、葟菊等。
在營銷活動的打造上,各地鄉村書店則各有特色,亮點頻頻。熊旭華介紹,湖北新華在鄉村書店營銷活動的開展上,不僅組織法律、農業、林業、養殖等方面的專家開展文化活動,還舉辦了道德大講堂、健康知識講座、手工制作等群眾參與度高、互動性強的文化活動。
“云上鄉愁書院”不僅開展了“書香彩云南?惠民書市”主題閱讀推廣活動,還通過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讀書分享會”“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等近百場閱讀活動,為鄉村注入文化血液,把黨的先進思想帶入鄉村,讓全民閱讀更加貼近讀者生活。
江西婺源鄉村書店位于旅游景區,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婺源縣分公司副經理汪昌桂介紹說,“書店營銷結合旅游資源,在旺季開展促銷活動,通過為游客介紹婺源游玩攻略的營銷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走進書店,效果較理想。”
先鋒書店持續在鄉村書店舉辦詩歌、文學、藝術、民俗、鄉建等主題文化活動,吸引更多人到鄉村。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正流行的“盲選”產品,作為先鋒書店的爆款,也被引進到了鄉村書店中。張瑞峰表示:“先鋒書店為不同鄉村店打造了‘盲選’產品,并結合農副產品應季銷售,助力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