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正在由出版大國邁向出版強國。在新時代,出版業迎來了新機遇,也面臨新考驗。
主流出版面臨較大市場壓力。主流出版是時代的主旋律,是出版的主陣地。作為出版“國家隊”,中國出版集團近年來堅持正確導向,做響主題出版,著力構建主流出版知識體系,壯大主流出版品牌,打造主流出版集團,堅持以出版主業為中心的發展道路,重市場但不唯市場,重產業擴張但更重文化影響,推出了《長征》《抗日戰爭》《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朗讀者》《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等一批精品力作,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好書”、版權輸出、國家級項目、圖書零售市場占有率等八項主要出版指標上全國領先。但是,社會思想意識日益活躍多元,甚至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底線;互聯網傳播日益發達迅捷,分流不少年輕讀者;一些民營渠道和電商打“高定價、低折扣”的價格戰,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出版企業既承擔著艱巨的社會文化責任,又承擔著沉重的經濟增長壓力。
數字融合面臨較大市場考驗。數字閱讀良莠不齊,具有重大文化積累和傳承價值的數字項目較少有人問津,民營資本和外資控制了大多數有影響的數字傳媒企業。中國出版集團積極打造有品質、有底蘊的數字平臺,數字收入年均增速40.6%,占全國純數字出版的10%左右。中華書局的經典古籍庫已將10億字的經典古籍數字化,還有20億字正在加工,為學者和普通讀者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服務。商務印書館的工具書數據庫將100種精品工具書數字化,為中小學生提供漢語學習、詩詞檢索、漢字書寫、知識查詢,將從娃娃開始“昌明教育”的理想延伸到網上。三聯書店的“中讀”提供人文、生活、科技領域的知識服務,著力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精神生活品質。但是,這些項目的核心骨干缺乏互聯網企業通行的股權期權激勵,在投融資政策上與民營企業相比也面臨較大束縛。
為此,建議對于出版文化企業,既要根據其意識形態屬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強領導和管理,確保國家文化安全;又要按照世界通行的文化例外原則在經濟上和產業上加以扶持和幫助,促進出版產業繁榮。
要做響做優主流出版,壯大主流文化陣地。出版的使命是文以載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今中國最大的“道”,是做響主流出版的根本之“道”。從內容生產上看,主流出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總的統領,要以中央領導同志在今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總的要求,要反映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以及人類思想文化創新的優秀成果,要體現對主流文化的弘揚、對讀者價值觀的引導、對閱讀市場的精神整合。對此,要加大對時政主題圖書、文化積累性和傳承性出版項目的政府采購,從而普惠于社會。從資金支持上看,要加大對大型骨干出版傳媒企業的投入力度,像支持骨干主流媒體一樣,持續增加注冊資本金或項目資金,打造若干資本實力雄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流出版航母”。
要做強做大現代傳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項目扶持上,加大財政投入,著力打造一批有文化影響力、有產業控制力的國家級重點數字出版平臺。在稅收優惠上,擴大免稅范圍,對轉制之后新設立的出版文化企業特別是數字出版企業實行所得稅減免政策。在利潤上繳上,充分考慮出版企業的特殊性,將現有上繳10%的利潤降低一半,進一步增強企業持續發展實力。在渠道管控上,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打破地域壁壘,著力打造國有控股的全國性圖書電商和國際性的數字內容傳播平臺。在凈化市場環境上,借鑒法國1981年頒行的《朗格法》,對于圖書的定價、銷售行為進行立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
責任編輯: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