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由現代教育出版社、新華網悅讀頻道聯合主辦的聶震寧先生《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會,在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舉行。著名作家王蒙,著名教育家、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朱永新,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鄔書林,中國教育協會名譽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顧明遠,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巖等文化界、出版界、教育界專家與會。會議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李潘全程主持。
?
聶震寧是我國“全民閱讀”的主要倡導者和領讀人,他首次提出“閱讀力”的概念,其專著《閱讀力》入選“2017年全國受大眾歡迎的50本好書”。他介紹說,在多年的閱讀推廣活動中,經常面對中小學生老師、家長提出的閱讀問題,不知道讀什么,不知道怎么讀,不知道讀的效果如何檢測,更不知道閱讀能力的提高有一套科學方法,閱讀力轉化為學習力更要遵循科學規律。面對越來越多的具體問題,他萌生了寫作本書的強烈愿望。在寫作過程中,他多次研究中小學生課改標準,思考不同版本語文教材的變化,參考國內外閱讀學專家的學術成果,總結各地優秀中小學校教師的教學經驗,由此寫成本書,有針對性、實用性,不但可以給家長和老師們提供有益的指導,也可以給小學六年級以上的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輔導。
?
《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是國內第一本科學系統地闡述閱讀能力的提高方法和測評方法的專著,本書不但將“閱讀力”這一概念深化到實用層面,更是一本貼近中小學生學習需求的專業輔導書。王蒙先生評價說:“聶震寧先生專門研究閱讀、分析閱讀的各個方面,這樣的書,我看到的是第一本。祝愿這本書能夠對青少年、成人、愛讀書的人和原來不怎么愛讀書的人,都有說服力和影響力,推動我們全民讀書事業的發展?!编w書林認為,這是為中國孩子打牢閱讀能力的一本基礎性的讀物,它把國民教育體系的課堂教育和課外閱讀打通了,它也會把我國的全民閱讀引向深入。教育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中語會學術委員蔡可先生從教育改革的角度評價說,“閱讀力決定學習力”,這一句話就將教育改革的目標和超越學科之上的能力素養融匯在一起,它指向的是可持續發展、終身發展以及創新實踐能力。
?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巖談道:“聶震寧先生近年來專注于推廣青少年閱讀事業。2017年,基于多年的經驗及研究,聶震寧先生在國內首次提出’閱讀力’概念,并出版《閱讀力》一書。近年來,面對廣大中小學生、學生家長和老師對于打造閱讀能力,推動學習全面提升的迫切需求和希望,聶震寧先生在近些年積累的基礎上,延伸了’閱讀力’的思維內涵,創新地提出了’閱讀力’決定學習力的新概念,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實際情況,從學前啟蒙到高中思辨閱讀,簡明精確地回答了讀者為什么讀,讀什么,怎樣讀,怎樣衡量讀得好不好,要言不煩,字字珠璣,幫助讀者在閱讀中做一個’明白人’。從《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課堂》這本書中不難看出,作者對全民閱讀的不懈努力。全民閱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頂層設計和搭梁建柱,也離不開具體行動的落實和推動。這本書就是理念與執行充分結合,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的一個模范。”
?
在會議中,專家們對如何提高中小學生閱讀能力進行了研討。針對中小學生閱讀的現狀,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黃強先生指出,一方面,應試教育從時間上對閱讀造成了擠壓,學生沒有時間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另一方面是急功近利,過于看重死記硬背的能力,好端端的閱讀總會有一個一個考試點出現,這并不是真正的閱讀,同時也會磨滅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
朱永新談道,閱讀是人類最高形式的學習,閱讀是學習的關鍵,培養閱讀力是培養學習力的一個最簡捷的一條路徑,是成本最低的一條路徑,要讓孩子學習好,一開始就應該從閱讀抓起,夯實閱讀的基礎,也就夯實了學習的基礎。只要把閱讀的問題解決了,教育的主要問題就解決了,學習的主要問題也就解決了。
?
溫儒敏指出,閱讀能力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成長、發展都是有營養的,是人生必備的基本的能力。如果要學生對閱讀有興趣,培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要花很大功夫?,F在的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關鍵的問題是急功近利,家長或者老師要求他們馬上見到成效,馬上培養實用能力,馬上能夠對付考試,這樣是不行的。閱讀力是需要大量的熏陶和積累、慢慢培養起來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能力。
?
中國教育協會名譽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顧明遠認為,提高中小學生閱讀能力要有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聶震寧首次將人的閱讀行為劃分為起步閱讀階段、過渡閱讀階段、基礎閱讀階段、成熟閱讀階段和思辨閱讀階段,并為這五個階段科學地確定目標,提供方法,設計策略,從閱讀啟蒙、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速度、閱讀記憶和閱讀思辨等方面講述了提高閱讀力的方法,并首次將閱讀力測評的方法和考評體系引入到實踐操作中。這在中小學生課程改革要求加大學生的閱讀總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的背景下,更具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
教育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鄭豪杰從實際生活出發,談了數字閱讀和紙質閱讀的聯系。一般認為,沉迷于數字閱讀,閱讀素養會差一些,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不如紙質閱讀。但是,他通過一項研究了解到,沉迷于數字閱讀或紙質閱讀的頻率過高,都不是最有效的閱讀方式。在當下,我們更應該重視數字閱讀和紙質閱讀相結合的新的閱讀形式,重視數字閱讀素養的培養,探索其與紙質閱讀互補的方法。
?
就像現代教育出版社社長陳琦在開篇致辭中說的:“閱讀力就是精神力、閱讀力就是凝聚力、閱讀力就是競爭力、閱讀力就是幸福力,閱讀力讓中國更有力量。作為以青少年為讀者的出版社,我們愿意為了提高青少年的閱讀力,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青少年學會閱讀,享受閱讀,通過閱讀培養對世界的無窮好奇心。(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朱蒂尼)
?
?